浏览数量:17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来源:本站
在“三新”背景下,为更好地学习、研读和用好苏少版《艺术·音乐》七上新教材,2024年10月8日上午,栖霞区中学音乐教研活动在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开展。栖霞区音乐研训员何伟老师和全区中学音乐教师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迈皋桥初级中学的周怡彤老师执教《幸福少年》一课,这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周老师从大家熟悉的荡秋千引入,通过模仿荡秋千的动作,用身体律动巧妙地让学生感受八六拍的韵律。在熟练演唱歌曲后,周老师引导学生将之前学过的四四拍的《明日歌》改编成八六拍,感受节拍改变带来的不同感受。接着在体验歌曲二声部的形式上,周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竖笛来演奏低声部,并与高声部演唱结合,感受两个声部的和声效果。
南京市竹山中学的欧阳梦婷老师执教的《在灿烂阳光下》一课,通过对比听赏混声合唱和管弦乐不同形式的作品,引导学生从速度、节奏、节拍、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角度感受音乐情绪和情感,通过唱、奏、编创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抒发少年志。课堂上,竹山中学学生的口风琴合奏、迈皋桥中学学生的竖笛齐奏、欧阳老师的古筝独奏等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和创意表现,激发学生编创热情。最后,欧阳老师整合单元内容,结合单元目标和学时目标,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方向,进行了单元评价,从自评、他评、师评等角度制作了单元评价表,整体梳理了本单元重点内容。
南京市音乐学科教学带头人于越男老师带来主题为《“三新” 背景下教材使用的实践研究》的精彩讲座,主要探讨了音乐教材在新背景下的应用。于老师首先阐述了七年级新教材在 “三新” 环境下的变化,如创意实践单元。接着以 “少年放歌” 单元第二学时的《明日歌》为例,详细介绍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学时目标、多样的研学路径,如情境创设、古诗新唱等,以及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单形式的教学过程。于老师还强调了小乐器进课堂的辅助作用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最后指出音乐教师应改变课堂,突出学生主体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栖霞区音乐研训员何伟老师对本次新教材研培活动做出总结。何老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对三位老师的展示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与深入的探讨。并对教师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强调老师们要深耕课堂,将艺术测评渗透在每节课中,才能有效促进从浅层次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822号 苏ICP备19065248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