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纯正迈初】生“生”不息 润“物”无声初中生物陆茜名师工作室(校级)介绍

浏览数量:213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二十九中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6-05      来源:本站

       初中生物陆茜名师工作室在王明明名师工作室、胡荣华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汇聚了一群对初中生物教学充满热情且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专业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这是工作室对知识与创新的不懈追求。“生‘生’不息”,这里既突出了生物这门学科研究的核心对象——生命,强调生命的延续性、多样性和蓬勃发展的态势,老师们始终保持着对最新生物研究成果的敏锐洞察力,将前沿的科学理念巧妙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领略生物世界的无穷魅力。他们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生生不息地涌动。

       这是工作室的核心使命。“润‘物’无声”,意味着工作室的老师们像无声的细雨滋润万物一样,以一种潜移默化、细致入微的方式影响着学生。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耐心的指导,默默地将生物知识和对科学的热爱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素养,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展现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润物无声的影响力。

一、主持人介绍

陆茜

中共党员、南京斯霞奖获得者、南京市教学名师、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组长

她政治站位高,以“四有”教师的标准做好学生“引路人”,优秀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她教学能力优秀,为第九届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喜爱。她教研并进,辐射引领,自2017年起担任区兼职研训员,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组织带领全区青年教师进行教研、科研和基本功培训工作,区内多位教师获得市学科带头人和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她善于思考,多篇论文发表《中学生物教学》《中学教学参考》等杂志,主持和参与多个省市区课题。2022年9月-2023年2月前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中学交流研修,任教九年级《科学》,研修期间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学科体系、不同年段学生如何实施有效、高效的跨学科教学,共制作16个《学博志雅一陆前行》系列美篇,记录研修的点滴,将所得所思呈现其中,及时发布分享。

二、工作室主张

推动跨学科融合 打造意趣生物课堂

       工作室坚定地主张推动跨学科融合,全力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将生物学与化学、物理学、数学、体育与健康、工程学等学科深度交织。同时引入语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拓展视野。在此基础上,努力打造意趣盎然的生物课堂。

       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如鲜活的多媒体资源、精彩的实验演示和生动的故事案例等,基于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组织丰富课外实践,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创意发挥,创设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味的生物课堂。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深入领略生物魅力,从而爱上生物学习并提升核心素养。

三、核心成员介绍

徐广宇

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优秀

青年教师,现任职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中学部。

戴   宾

高级教师,南师大教育硕士,南京市伯乐中学副校长。

曾获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栖霞区生物学科带头人、栖霞区教学先进个人、栖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栖霞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等称号。多年来,教学成绩优异,教学成果丰富,多次参加省市区实验技能竞赛获一二等奖,主持或参加多项省市区规划课题,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

高   璇

高级教师,研究生,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

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教学处主任。荣获南京市优秀教研组、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栖霞区学科带头人、栖霞区师德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积极探索“双新”背景下教学管理与实验创新工作,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并结题。

陈   坤

高级教师,研究生,获得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高级教师,研究生,获得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栖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栖霞区优秀班主任、江苏好青年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南京市集体课题和个人课题4项,在《中学生物教学》和《生物学教学》等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潘行知

高级教师,栖霞区生物学科教学带头人,栖霞区

先进教育工作者,栖霞区优秀班主任。先后开设区级公开课及讲座十余次。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案例获省市区级奖项。

冯   锐

一级教师,研究生,曾获得南京市德育青年教师、

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栖霞区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曾主持南京市第九期个人课题并开设两节市级公开课,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期刊。

高瑞萍

一级教师,研究生,栖霞区优秀青年教师。

南京市职初教师专业素养考核中荣获一等奖。在个人专业技能方面,荣获栖霞区初中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一等奖;在教学研究方面,承担的区个人课题评为优秀结题,参与多项省市级规划课题,所撰写的教学案例和作业设计案例等获区一等奖多篇。

唐玉婷

一级教师,研究生。2016年参加工作至今,先后

获得区优秀青年教师、区优秀班主任称号,市作业设计特等奖、市实验说课案例一等奖、区基本功一等奖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或得奖。


四、工作室工作计划

01工作目标

  1. 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开展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活动,推动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3. 培养优秀的学生生物学科人才。

  4. 加强与其他学校生物教学团队的交流与合作。

02工作内容

  1. 组织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观摩课、评课等,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2. 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讲解生物教学的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

  3. 鼓励成员进行课题研究,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形成研究成果。

  4. 组织成员编写初中生物教学资源,如教案集、习题库等。

  5. 举办学生生物学科竞赛和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开展课题研究,解决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03工作安排

  1. 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2. 每学期安排两到三次专题讲座。

  3. 成员每年至少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4. 定期更新网络平台内容。

04评估与反馈

  1. 建立成员考核制度,根据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学成果等进行评估。

  2. 定期对工作室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工作。

05团队建设

  1. 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2. 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06对外交流

  1.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生物教学交流活动。

  2. 与其他名师工作室建立联系,开展交流合作。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版权所有 
crop_15578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822号  苏ICP备19065248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