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纯正迈中·教师】共享·共融·共生——迈中生物组教师风采

浏览数量:211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二十九中分校)     发布时间: 2021-01-12      来源:本站

       高瑞萍,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生物教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龄4年,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情景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1.jpg


       基于教学进度考虑,在迈初生物组的集体研讨下,确定本次展示课课题为“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课时。在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素材收集之后,我开始逐步推敲初步的教学思路。
       本节课以家蚕的生殖与发育为例介绍昆虫的有性生殖方式与完全变态发育特点,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了能更有效地引导同学进入家蚕的世界,需要一个明确而有趣的导入,导入环节经过了多次尝试最终确定了既有趣又贴合主题的文物“素纱襌衣”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借助形象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比较与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设计了问题导引、实物观察、活动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家蚕的一生,因此提前进行家蚕的饲养与实验器材的准备等活动,力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支架。

                                      2.jpg


      通过生活体验分享和问题导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汉代祖先的作品“素纱襌衣”之难以仿制的问题上。由丝绸到养蚕经历,同学们快速地带着问题进入了家蚕的世界。以家蚕完整的一生视频作为教学素材,通过问题导引、观察家蚕、体验“缫丝”等活动揭开家蚕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学生在思考与活动中一步一步总结出家蚕的生殖与发育特点。
      在对家蚕的一生有了系统认识之后,由小组讨论说出对“素纱襌衣”难以仿制的原因的猜想,通过思维的碰撞提升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和对已学内容的迁移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照专家的专业解释,首尾呼应,让认知更加完善。由此不断深化家蚕与人类的关系,由畅所欲言到解读诗词,不断挖掘家蚕的教学素材,同时与生态农业、生物进化等知识进行联系与融会贯通。
    生物学作为与学生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可以为生活提供很多指导建议,同时也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方法,因此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不仅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而且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外实践等提供了可靠的思路。对于高效课堂教学而言,个人的力量有限,组内合作才会碰撞出更加耀眼的火花,非常感谢迈初生物组的老师们提出的每一个建议。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版权所有 
crop_15578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822号  苏ICP备19065248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