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戴守慧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29】共读:《<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第二章第3节03

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二十九中分校)     发布时间: 2022-10-15      来源:本站

图片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作者:于素梅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图片


图片

领读人:李雷

戴守慧名师工作室成员

迈皋桥初级中学体育老师


图片




亲爱的体育老师您好!


这里是“守慧工作室”,我是今天的领读人李雷,本期我们共读的书籍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研究员撰写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本书一共三章11小节,外加序言、前言和两篇附录,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共读本书的第二章第三节《指导纲要》的多措并举,配齐配强师资。


本部分内容一开始,作者就强调《指导纲要》中,体育教师是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最核心的力量。师资保障到位才能完成《指导纲要》下发的改革要求和改革任务,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改革效果。所以与素梅研究员从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是各类师资队伍建设都不容忽视。


《指导纲要》在“师资保障”方面提出了包括教研员、教师、体育教练三大类群体的保障问题。教研员需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教研员是否专职的业务水平、教研员的配备等都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指导纲要》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关于体育教师的保障,《指导纲要》不但提出体育教师保障问题,还特别提到农村体育教师和兼职体育教师。除了配齐配足配强体育教师,还要注重补短板,并对特殊躯体给予特别关注。关于体育教练保障,作者强调教练与教师的工作性质略有不同。在学校中体育教练主要负责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工作,而体育教师主要负责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指导纲要》特别提出了对体育教师、体育教练的引进和培训。


二是畅通渠道多管齐下尤为重要。


首先,在教师来源渠道上《指导纲要》提出按需引进和积极吸纳两个主要渠道。关于“按需引进”,提出“高校优秀体育毕业生和优秀退役运动员等要充实到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中去”,这也就要求,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要培养优秀毕业生,从源头提高体育教师培养质量。还需将优秀的退役运动员补充到教练员队伍之中,使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的开展更加专业化。关于“积极吸纳”,《指导纲要》指出了“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体育机构有资质的专业教练员,补充专项体育教学与训练所需的师资,保障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体现开放办学的思想,使学校与社会真正联合。


其次,在教师成长渠道上,要注重师德培养、素养的提升,做好分层分类的培训工作。师德是能否当一名好教师的先决条件,也是做好课程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所以要把“师德”放在首位。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要关注的重点,同时要“精准培训”就是要分层分类的培训,使每位体育教师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驾驭课堂和提升教学质量的能力也能得到综合提升。


最后,体育教师的发展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体育教师每周工作量,是否有提供丰富的资源平台,体育教研工作是否受到重视等。关于“课时规定”,《指导纲要》首次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每周教学基数为12课时,并将组织大课间、带队训练、指导比赛、体质监测等活动计入教师工作量”。12课时工作量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关心、对质量的保障,更是从政策层面有了新的突破,从而告别了体育教师工作量核算不清楚的历史阶段。


关于第二章第三节《指导纲要》的多措并举,配齐配强师资的具体内容请您阅读《<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本期共读就到这里,请您继续关注后期的共读分享,老师们,再见!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版权所有 
crop_15578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822号  苏ICP备19065248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