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纯正迈中·教科研】情系科研兴校 智赴课题论证

浏览数量:60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二十九中分校)     发布时间: 2020-09-20      来源:本站

   9月中旬,秋风送爽,室外已有丝丝寒意,但迈皋桥初级中学二楼会议室内的所有人员倍感温暖,因为南京市栖霞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暨南京市2020年个人立项课题论证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专家高屋建瓴的点评,课题负责人和专家零距离的互动,让研究者明确了方向,充满了信心。

            1.jpg   

   本次课题开题论证会由教学处杨连红主任主持,南京市教科所徐良博士,栖霞区教科室兼职研训员顾新佳主任,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梁晓燕校长全程参会,对课题研究展开了多层次的分析与指导。

   作为一所新建校,科研兴校是应有的管理者思维。学校开办第一年,从德育和学科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先把两个栖霞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做起来。杨连红主任和张晓新副校长共同主持党建课题《初中德育工作中践行看齐意识的策略研究》。杨主任从学校德育工作中培养纯正卓越学子的现实需求出发,注重看齐意识和德育工作的关联性,确立了此课题。她从研究背景、关键词“看齐意识”的解读、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预期的成果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开题汇报。
   金敏老师和梁晓燕校长共同主持的学科课题是《思维可视化在初中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金敏老师首先对“思维可视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而后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等方面作了着重介绍,并把目前已有的学科实践和个人研究向专家做了汇报。
   首先点评的专家是顾新佳主任,他对这两个课题进行了充分地肯定,认为非常有研究价值。他说:“迈中去年用“凌晨三点半,师生用脚步丈量迈中学区”的徒步活动,证明了迈中的德育教育实践和向党看齐的意识,这个党建课题在迈中是有土壤的。”顾主任也从“课题核心概念的描述”上,“研究内容划分维度”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金敏老师的“思维可视化”具有前瞻性,但关键是要应用,概念可扩大,不可停留在思维导图这个层面,比如声音的录放,视频的播放也是一种“思维可视化”,关于文献方面,可以放一放。

         2.jpg

 
   南京市教科所徐良博士首先对两个规划课题进行了整合性论述,认为一个是从德育层面,一个是从教学层面,这两个方面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两大抓手,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理论层面,徐博士进行了高屋建瓴指导,阐述了“看齐”的历史渊源,立德树人深远意义,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让“看齐”意识在迈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思维可视化”这个课题的论证中,他认为“文字是一种符号”“理念和工具不能等同”“以学生的学来影响老师的教,倒逼老师如何去教”等维度进行了论述。由“推模式”的“一个声音说话”到实践后的“多元化”的构想,徐博士的论述给人醍醐灌顶之感,大家都觉得思维开阔了,方向更明确了。

           3.jpg


   我校首届27名教师,成功立项南京市第十一期个人课题5项,今年新加入我校的名优骨干教师也将3个立项课题带到了学校,课题研究在迈中蓬勃发展,蔚然成风。徐博士称赞了我校科研的热情,并对我校成功立项的南京市第十一期八位老师的课题,逐一进行了标题解读和询问,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设想和研究困惑与专家展开了对话。徐博士耐心细致的指导,明确清晰的思路点拨,老师们用速记和掌声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此次课题开题论证,给在场的每位教师都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梁晓燕说:“迈中成立仅一年,但课题研究已形成浓郁的氛围,2个区规划课题8个市个人课题,十分美好。做好后面的研究,规范自己的课题研究行为,并将研究成果用到课堂教育教学中去,才是真研究。我期待徐博士对我校已立项的课题能进行定期的指导,让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成长的速度与高度,学校一定全力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可见课题研究不论是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还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可或缺的。相信在市区教科研专家的引领下,我们迈中全体老师一定巧借此次课题开题论证会的东风,在教科研的航道上劈波斩浪。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版权所有 
crop_15578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822号  苏ICP备19065248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