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戴守慧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37】共读:《<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第三章第2节03

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二十九中分校)     发布时间: 2022-12-19      来源:本站

图片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作者:于素梅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图片


图片


领读人:侯芳

戴守慧名师工作室成员

江北新区优秀青年教师




图片




 亲爱的体育老师您好!


这里是“守慧工作室”,我是今天的领读人侯芳,本期我们共读的书籍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研究员撰写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本书一共三章11小节,外加序言、前言和两篇附录,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共读本书的第三章第二节《指导纲要》政策要点的落实。本小节共有十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分4次读完,今天是本节的第3次,我们共读六、七两个方面内容。


本节第六个方面的内容为:“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及其落实。


作者指出,《指导纲要》在“改革内容”和“完善教学评价”两个部分,对“知识、能力、行为、健康”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两个部分所强调的内容来看,《指导纲要》既注重“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的全面提升,又强调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说明未来体育教学改革更加突出全面育人。


首先,作者认为“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四者的关联度大且缺一不可。“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各自有着具体的指向性,但各要素之间又密不可分,掌握健康的知识、形成运动的能力、养成健康的行为三者的结果共同指向健康。三者与健康既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也是呈现促进与提升的关系。


其次,作者为我们介绍了“知识、能力、行为、健康”落实需要把握的实施路径与评价方略。关于“知识”的传授与评价,《指导纲要》强调“重点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可以看出 “知识”是需要评价的,评价的内容和方式需要结合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内容有所不同;关于“能力”的形成与评价,作者认为运动能力是衡量体育学习结果和评价学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可采用“定级不定项”的评价方式;关于“行为”的养成,要具备“健康第一”的理念、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识、注重自我判断和自我调控,对于“行为”的评价,重点聚焦在睡眠时间、膳食结构、体育锻炼情况等方面;关于“健康”的促进,作者强调按照各学段规定应学习的健康知识,参考健康教学指导,有效组织教学工作,还列出了健康知识的五个领域的内容。对于“健康”的评价,首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本节的第七个方面为:“以学定教”及其落实。


首先,“以学定教”要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学情。作者指出,“以学定教”是根据学情确定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体育会发生质的改变,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基于学情去选择内容、确定教法、合理评价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其次,“以学定教”能够真正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如何落实,作者建议把握以下几点关键:一是始终坚持“全面育人”导向,牢牢把握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认知发展特点、兴趣爱好与运动需求等,要依据特点和规律做到客观与科学育人;二是从备课开始就充分考虑学情,课堂上更要重视学情,关注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三是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及时调整学法,优化教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四是合理组织 “学、练、赛”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四位一体” 目标。作者还补充道,除了教师要转变观念,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学练、掌握学法、互动交流,若只是单因素改变教师现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于本节的具体内容请您阅读《<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本期共读就到这里,请您继续关注后期的共读分享,老师们,再见!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版权所有 
crop_15578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822号  苏ICP备19065248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